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通弘网
实习生 邵钰倩
即便身处假期,一些中小学生的“电子学习任务”依然不少——查资料、登录线上学习App、上网课……手机是完成这些任务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有家长反映,线上学习成为孩子借机玩手机的“正当理由”,令家长在约束孩子使用手机时左右为难。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9%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的暑期作业需要借助手机完成。48.1%的受访家长发愁孩子会以完成作业为幌子玩手机。46.9%的受访家长认同假期应尽量减少为孩子布置线上学习任务。
86.9%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暑期作业需借助手机完成通弘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王女士是一名全职妈妈,孩子开学升高一。假期里,孩子学习经常会用到手机。“我今天给他布置了预习高中课程的任务,他用手机找了一些网课看,有想深入了解的知识点也会用手机查,比如了解某一历史人物的生平。”此外,学校的暑假实践作业也要借助手机完成,“比如参加社区活动,得用手机拍照、拍小视频上传”。
用手机学习已成为青少年假期里使用手机的重要用途。调查显示,86.9%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暑期作业需要借助手机完成,受访高中生家长的这一比例最高(89.4%),其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88.5%)。
王女士遇到几次孩子借学习的名头玩手机的情况,“比如我让他上网课,结果发现他在刷短视频”。最开始,王女士会严厉地批评并约束孩子,“会跟他说‘你马上给我上课’,他总是很心虚地小声回应‘好好好,我现在就去学’”。
王昊然是北京一所中学的高二学生,他坦言自己在假期里玩手机的时间是上学时的两倍,“一说要做英语听力这些学习任务,爸妈就不管我用手机了”。
调查中,48.1%的受访家长发愁孩子会以完成作业为幌子玩手机。近八成受访家长(77.7%)指出通弘网 ,暑假里,“手机上的学习任务”是约束孩子手机使用面临的障碍。交叉分析显示,受访初中生家长对此感触相对最深,获选比例为82.2%,其次是受访小学高年级家长(80.9%),受访高中生家长这一比例相对最低(65.8%)。孩子学习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受访家长这一比例最高,为84.1%,其次是二线城市(77.9%)。
应注重培养学生假期的自主规划意识
王女士总结,孩子的“电子学习活动”时间大概占暑假手机使用时长的三分之一,但这“三分之一”并不是纯学习,“前一个多小时他还能比较认真地上网课,后面就悄悄地干别的事了,比如聊天、刷短视频”。王女士应对孩子以学习为名义刷手机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从以前的发现后立即纠正,到默许玩一会儿,再到从源头减少为孩子安排线上学习任务,“我意识到,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孩子网课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段也就是最开始学习的一两个小时。减少一些线上学习任务,少看电子屏幕对视力也有好处”。
调查中,46.9%的受访家长认同假期应尽量减少为孩子布置线上学习任务。
张强是山东一所电力公司的职员,女儿读初三。“有的假期作业是老师发到手机上,自己下载打印。”他感到,现在QQ群、微信群已成为老师发通知的主要平台,作业、实践活动也都在线上通知,这跟以前孩子“自己的作业自己记清楚”不同。“虽然现在网络很方便,但减弱了孩子学习上的自主意识。老师留作业时不认真听,回头一遍遍到线上确认。”
调查中,37.8%的受访家长希望学校减少用手机布置作业和布置利用手机完成的作业。
今年暑期伊始,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科学规范作业布置,坚决杜绝用手机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等现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假期的自主规划意识,老师没有必要布置很多作业,更没必要布置得用手机完成的作业。“鼓励孩子自己做假期规划,再自我监督完成规划,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作业。不是写很多字、刷很多题就是好作业。家长也要转变态度。”
参与调查的家长中,孩子读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占25.6%,小学高年级(4-6年级)的占41.8%,初中的占24.4%,高中的占8.2%。孩子学习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1.9%,二线城市的占39.8%,三四线城市的占21.1%,县级城镇的占6.3%,农村的占0.9%。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强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通弘网
稳拿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